发布时间:2025.10.02 浏览次数: 广东华新电缆实业有限公司
一、电气性能标准
1. 
导体电阻标准 依据 GB/T 3956-2008《电缆的导体》规定,BTLY 电缆所采用的铜或铝导体,其直流电阻值必须符合标准中对应截面积的限值要求。在20℃标准试验温度下,导体电阻是衡量电能传输效率的关键参数,直接影响电缆的发热与能耗。例如,标称截面积为25 mm²的铜导体,其最大直流电阻不得超过0.727 Ω/km。该指标确保电缆在长期运行中温升可控、损耗较低,避免因电阻偏大引发过热、加速老化甚至起火风险,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与能效。
2. 
绝缘电阻标准 参照 GB/T 12706.1-2020《额定电压1kV(Um=1.2kV)到35kV(Um=40.5kV)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1部分:额定电压1kV(Um=1.2kV)和3kV(Um=3.6kV)电缆》,BTLY 电缆在常态下应具备优异的绝缘性能。通常要求在20℃时,每千米绝缘电阻不低于1000 MΩ。高绝缘电阻可有效抑制泄漏电流,防止绝缘击穿和人身触电事故。特别是在隧道、地铁、地下管廊等高湿环境中,良好的绝缘性能是维持系统持续、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。
二、防火性能标准
1. 
耐火性能标准 BTLY 电缆必须通过 GB/T 19216.21-2003《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 第21部分:试验装置 火焰温度不低于750℃的单独供火》的严苛测试。在750℃以上明火持续燃烧90分钟,并施加额定电压和机械振动的条件下,电缆应保持电路完整,不发生断路或短路,持续为关键设备供电。该性能在高层建筑、医院、机场等重要场所中至关重要,可确保火灾发生时消防泵、排烟系统、应急照明等设施正常运行,为人员疏散和救援争取宝贵时间。
2. 
阻燃性能标准 依据 GB/T 18380 系列标准,如 GB/T 18380.31-2008《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31部分: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》,BTLY 电缆需满足成束阻燃要求,按阻燃等级(ZA、ZB、ZC等)进行分级测试。在规定供火时间与燃烧条件下,电缆应能有效抑制火焰蔓延高度和自熄时间,减少热释放与烟气生成。通过合理设计绝缘与护套材料,实现“着火不延燃”,防止电缆成为火灾扩散路径,提升整体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。
三、结构尺寸标准
1. 
导体尺寸标准 导体的标称截面积、单线根数与直径均须严格遵循 GB/T 3956-2008 的规定。例如,对于标称截面为95 mm²的铜导体,其实际截面积不得小于标称值的95%,且单线直径偏差应控制在±1%以内。精确的导体尺寸是保证载流量达标的基础,避免因截面不足导致过载发热、电压降增大等问题,确保电缆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稳定可靠运行。
2. 
绝缘与护套厚度标准 绝缘层与护套层的最小厚度应符合 GB/T 12706.1-2020 的技术要求。绝缘厚度根据额定电压等级设定(如0.6/1kV电缆绝缘标称厚度为1.0mm),以确保足够的电气绝缘强度;护套厚度则需兼顾机械防护、防潮与耐候性。例如,在直埋或穿管敷设环境中,加厚型护套(如≥2.0mm)可有效抵抗土壤压力、石块穿刺及虫鼠啃咬,延长电缆使用寿命。
四、环境适应性标准
1. 
防水性能标准 依据 GB/T 2423.3-2016《环境试验 第2部分:试验方法 试验Cab:恒定湿热试验》等标准,BTLY 电缆需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保持电气性能稳定。电缆结构应具备良好的纵向与径向防水能力,如采用阻水带、吸水膨胀粉、无缝密封护套等技术,防止水分沿电缆内部渗透。在地下水位高、长期浸泡或潮湿隧道等场景中,防水结构能有效保护导体与绝缘层,避免绝缘劣化和短路故障。
2. 
耐腐蚀性能标准 针对化工厂、沿海盐雾区、污水处理厂等强腐蚀环境,BTLY 电缆应参考 HG/T 20678-2000《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》等相关行业规范,选用耐酸碱、抗盐雾的护套材料(如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、交联聚乙烯等),并优化屏蔽与护层结构。通过耐腐蚀设计,电缆可在含硫化氢、氯离子等恶劣化学环境中长期运行,防止护套脆化、开裂或金属部件腐蚀,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与安全性。

 
从电气性能到防火能力,从结构精度到环境适应性,每一项指标都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、稳定性与使用寿命。在工程选型与施工过程中,应严格依据标准进行质量把控与验收测试,确保电缆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应有的可靠保障作用。
本文共分 1